日前,灌南縣新安鎮鎮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里,工作人員正耐心地指導前來建立合作醫療的居民們如何繳費,姜樹芳是其中之一。“在家琢磨了半天也沒搞清楚用手機怎么繳費,來社區工作人員指導我,不到5分鐘就繳完了。”姜樹芳口中稱贊的“速度”,正是連云港市為基層減負、讓發展提質的縮影。
今年以來,連云港市緊盯加重基層負擔行為,從“一套表”、“兩本賬”、“三張清單”、整治“牌子亂象”、規范創建示范活動、整治“指尖上的形式主義”和提升社區工作人員工資待遇等7個方面,去繁減負,讓基層輕裝上陣。
效率、待遇兩手抓,提升基層減負獲得感
“以前到年底加班做臺賬是常有的事,哪天不加班到晚上八九點?現在好了,今年沒有加班,工作量減輕了三分之二都不止。”鎮郊社區會計洪素芹說。這個社區位于城鄉接合部,轄區人口3萬多人,是個名副其實的“大社區”。減負工作開展以來,經過規范整治,連云港市先后印發《農村(街道社區)黨組織工作指導手冊》、《連云港市村(社區)民生綜合臺賬指導目錄(試行)》及參考樣式,把黨建紙質臺賬從141頁壓縮至41頁,民生臺賬僅保留三大類、7個責任單位、17項內容,除此之外全部剔除。這樣一來,干了十幾年的洪素芹,“年底沖刺”的工作量大大減輕。
“之前大家一提到社區就是‘人少待遇差’,人才根本留不住。現在好了,付出的努力能收到實實在在的回報,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我們為民服務的隊列了。”海州區新東街道文昌社區黨委書記、居委會主任趙丹高興地說。連云港是在財力并不寬裕情況下,把社區工作者基礎工資基數提高1000元,分3年到位,還面向優秀村(社區)書記選聘事業編制人員。
遏制形式主義,“減”到干群“心坎上”
走進灌云縣侍莊街道裕豐村黨群服務中心,大門兩邊只掛著村集體經濟組織、村民委員會、村黨組織、村務監督委員會4塊標識牌。“以前不僅是大門口,就連里面的辦公室都要掛著牌子,一掛就是十幾個,既多還亂。”裕豐村黨總支書記陶明松感慨道。
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連云港市共清理整改不規范標識牌5096塊、制度牌4434塊、宣傳牌4047塊。減少掛牌并不意味著相關工作落空,而是化“減法”為“加法”,讓基層工作更高效。“我們通過減制度牌子、減標識牌子、減不當宣傳牌子,讓制度法規進手冊、功能業務進大廳、宣傳口號進定點公開欄等,切實做到牌子雖減,但服務標準不減、工作質量不減。”連云港市委辦相關領導介紹,在“減牌”的同時,連云港市還通過明確村級組織主體責任清單、村級組織協助辦理事項準入清單、村級組織履職負面事項清單指導目錄這3張清單,規范基層服務流程,真正為其減負松綁。
管好小印章,擔起為民服務“大主責”
村級組織的印章雖小,但掌管著大民生,與減負工作息息相關。今年以來,連云港市把整治村級組織蓋章亂象作為為基層減負的切入口,在灌云縣東王集鎮六里村、興春村和振興社區試點應用“智慧印章”系統,并出臺《灌云縣村級組織印章使用管理辦法(試行)》,明確提出村章使用范圍、不應證明事項清單和證明事項準入目錄,以大數據信息技術手段推動基層實現“智治”。
六里村黨總支書記李恒兵向記者現場演示“智慧印章”:村里工作人員把村民的申請拍照發到他手機上,他及時簽批后,鎮紀委遠程監督用章。“如果不監督,難以遏制村干部亂用印章;加強監督,又容易增加環節造成村民蓋章難。我們村的村民蓋個章,要跑到鎮里去,最遠的要跑3公里,而且204國道車輛多、危險大,到鎮里還不一定能找到人。現在有了這個‘智慧印章’,村民可以少跑腿了,我們打心眼里高興。”李恒兵說。
減負后,越來越多基層干部能騰出更多時間帶著村民發展產業。“我們村東弘服飾專做童裝代工,帶動周邊80多名村民就業,現在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。明年,我還想把我們村閑置的1000多畝地繼續盤活,帶動更多村民就業致富。”灌南縣新安鎮公興村黨總支書記張飛說。
(程長春 楊袁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