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超出期待,又快又方便!”德新鋼管(中國)有限公司核能用高等級鋼管生產項目經理何樂明,回想起近一個月前拿到開工許可時的情形,依然十分感慨。4月中旬,他在無錫市惠山區“鏈企直通站”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上發起開工許可辦理訴求,不到30天便走完全流程,而辦理同樣的業務過去要花費3—6個月。
這樣政務服務效率不斷刷新的案例,正在當地不斷涌現。
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惠山區根據前期排查出的營商環境痛點堵點,緊盯助企紓困政策落實、企業訴求辦理等方面的熱點、痛點、難點問題,聯動各部門多措并舉,升級推出“鏈企直通站”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。
“企業最反感的環節就是上門跑‘表’蓋‘章’,辦事的人時間難擠,管事的人時間難湊。”“我們確實沒精力去琢磨那些復雜條款,各類事項申報還是應該更加簡單明了高效。”……在前期走訪調研中,一連串的意見訴求,讓惠山區數據局局長馮立平意識到,盡管平時沒少往企業送政策、送服務,但似乎并不“解渴”。
“說白了,做工作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我們不能貪大求全,重點是要聚焦企業核心訴求,拿出實實在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。”馮立平說。
循著關鍵癥結抓整改、作提升——如今,點開平臺上的需求界面,拿地、融資、上市、項目審批等19項服務列表清清爽爽。企業可以線上發起訴求,系統會對每個流程規定辦結時間。每月生成的報告全面梳理了企業訴求數量、分布及辦結情況,并結合投訴事項及意見建議,研判當下存在的問題堵點,督促幫辦干部協調辦理。
這樣的閉環機制,倒逼當地干部服務企業更深一層、更快一步,更勤一些、更實一點,工作作風悄然轉變。
6月12日上午9點半,記者見到惠山區數據局投資建設科工作人員葛敏時,他正忙著趕往惠山區玉祁街道工業園。一個月前,他就跟隨“審批服務團”現場提供業務指導。“如果一切順利,威易發‘汽車精密加工零部件智造建設項目’、中色復材‘有色金屬多層復合材料項目’這兩個供地項目,一周左右就能完成施工許可證辦理。”
“有我區企業反饋需求,請盡快登錄平臺,并在3個工作日內聯系企業了解詳細情況……”上午10點,葛敏手機上彈出一條辦理時限提示短信,他的腳步不自覺又加快了幾分。按照短信提示,他要在規定時限內對該企業完成業務指導。
在前往企業的路上,葛敏翻出平臺服務效能分析報告,邊走邊思考。“報告上提示,企業反映填表說明還需進一步簡化。”“‘填空題’要少一點,‘選擇題’要多一點。”“一些基礎信息要接入相關平臺,避免重復填報。”……這些細節,他打算和企業當面溝通清楚。
“鏈企直通站”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上線后,事項辦結率達100%,平均辦結時間縮短為傳統模式的70%。企業最頭疼的上市合規證明,辦理時間更是由原先的2個月縮短為2天,4月以來累計受理13家次,開具證明122張。
“有問題,馬上改。有呼聲,有回音。堅持敞開門,雙向奔赴,我們的工作才會有‘生命力’。”惠山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匡志敏說,“我們將助企一線作為干部考察識別的重要場景,通過理念更新、平臺煥新、機制創新,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、干部作風向上向好。”
(林元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