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黨員干部一定要真抓實干,務實功、出實招、求實效,善作善成,堅決杜絕口號式、表態式、包裝式落實的做法。在數字化辦公模式下,“收到”成為工作群中的高頻詞。但須牢記,只有把“收到”落實為做到、把“聲動”轉化為行動,才是真正的真抓實干,才能創造出經得起歷史、人民和實踐檢驗的業績。
言之易,行之難。現實中,當政策傳達、任務部署紛至沓來,一些黨員干部回復“收到”后置之一旁、拋之腦后,將“收到”等同于做到;有的習慣把轉發文件當作落實政策,用會議貫徹會議代替行動解決問題,“只聽臺階聲,不見人下來”;還有的等到“交差”節點了,才匆匆忙忙抓一抓、推一推,導致上級部署難以真落地、棘手問題得不到真解決。造成這種“收到”與做到之間的落差,究其根本往往是政績觀錯位、角色定位錯位、能力與目標錯位,既損害了黨的形象,也貽誤了事業發展。
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,不干,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。若想實現從政治表態到政治擔當的進階,讓每一次“收到”都擲地有聲,須練就“穿透式”落實的真本領。要挖深一層,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。破除機械執行的“傳聲筒”思維,接到任務先搞清楚政策制定、工作推進的深層考量是什么,多問幾句為什么,確保落實不偏向、執行不走樣。要邁前一步,變等指令為找坐標。主動邁開腿、沉下心,學會帶著問題走基層、圍繞落實抓調研,弄清楚落實的難點堵點在哪里,群眾的急難愁盼是什么,不等不靠、不推不拖,找準工作推進的靶心。要精細一點,讓路線圖成為施工圖。下足“繡花”功夫,將任務分解為階段目標和節點清單,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做到每一步推進都有條不紊、每一個環節都分毫不差。加強過程管控、跟蹤問效,常對照路線圖和施工圖找差距、找不足,多聽聽群眾的評判,及時補短板、解難題、提質量,確保各項工作不僅能落地、更能“砸出坑”。
“收到”是起點,做到是落腳點,一次一次形成閉環、一件一件抓好落實,量的積累終會帶來質的飛躍。新征程上,廣大黨員干部當大力弘揚馬上就辦、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,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破除虛浮流弊,以事不避難的勁頭根治“沙灘流水”式頑疾,以“收到”更要做到的務實作風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,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。
(連云港市東海縣駝峰鄉 劉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