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業績都是干出來的,真干才能真出業績、出真業績。”空談誤國,實干興邦。任何裝模作樣、不求實效的“假把式”,都經不起實踐與人民的檢驗,終將現出原形。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“實”字當頭、“干”字為先,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創業上,以扎扎實實的奮斗、實實在在的業績,向黨和人民交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異答卷。
坐而論道易,起而行之難。“假把式”背后折射出的是政績觀錯位、責任心缺失。當下,一些黨員干部深陷“重形式輕內容”的窠臼,有的癡迷于“形象工程”,把心力傾注于“顯眼處”;有的滿足于“會議落實”,以會議貫徹會議,用文件落實文件。這些“假把式”看似忙碌,實則虛耗,不僅浪費寶貴資源、貽誤發展時機,更深切侵蝕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。黨員干部必須清醒認識到“假把式”的根源在于政績觀錯位、權力觀扭曲,靠“材料包裝”堆不出高質量發展,用“數字游戲”換不來群眾真心點贊,唯有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,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,看淡個人得失,擺正“大我”和“小我”的關系,才能真正贏得群眾民心、夯實執政根基,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。
“喊破嗓子,不如甩開膀子。”實干是最質樸的方法論,破除“假把式”,關鍵是要發揚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。焦裕祿“生也沙丘,死也沙丘”的執著堅守,谷文昌“不治服風沙,就讓風沙把我埋掉”的錚錚誓言,無不詮釋著實干精神的時代價值。新征程上,黨員干部當以楷模鏡,將實干精神融入血脈、見諸行動,堅決摒棄“紙上談兵”的虛浮作風,心思向實招聚焦,精力向實事傾注,主動到改革發展主戰場、維護穩定第一線、服務群眾最前沿去經風雨、見世面、壯筋骨。面對矛盾困難、風險挑戰,要敢于擔當、迎難而上,以“越是艱險越向前”的闖勁攻城拔寨,以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,確保每一項決策部署真正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“假把式”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,鏟除其滋生的土壤更需標本兼治、常抓不懈。要持續深化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,精準糾治“指尖上的形式主義”“新形象工程”等變異問題,注重“當下改”與“長久立”相結合。既在“治”上求實效,通過精準識別、重點整治,有效解決突出問題,也在“管”上見真章,堅持舉一反三、查漏補缺,著力構建長效管理機制。要樹立“重實績、輕痕跡”的考核導向,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。多到現場看實況、少在會場聽匯報;多看實際成效、少查文字材料,多聽群眾評價、少看表面文章,讓真抓實干的干部卸下包袱、輕裝上陣,奮力創造出無愧于時代、無愧于人民、無愧于歷史的真業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