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年輕干部要有“檢身若不及”的自覺,經常對照黨的理論、對照黨章黨規黨紀、對照初心使命、對照黨中央部署要求,主動查找、勇于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。年輕干部更需秉持這份自省的態度,敢于直面問題、勇于解決問題,在反躬自省中砥礪初心,在擔當作為中踐行使命。
古往今來,諸多先賢都把檢身自省視為提升自己的有效方法。北宋名臣范仲淹每天就寢前,必“自計一日食飲奉養之費及所為之事”,若覺所作貢獻與所受俸祿不匹配,“則終夕不能安眠,明日必求所以稱之者”;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張富清,前半生投身革命、保家衛國,后半生扎根基層、為民造福,一生“常常學習,檢查自己”,將嚴于律己、艱苦樸素融入生命點滴,贏得了黨員群眾的廣泛贊譽。反觀當下,個別黨員干部慣于“用手電筒照別人”,對自身缺點卻“諱疾忌醫”、遮掩回避,唯恐丟臉、露丑。這些看似小事小節,實則是腐化變質的危險前兆。倘若不能及時“檢身”、常思“不及”,小“管涌”終將釀成大“塌方”。
對年輕干部而言,“檢身若不及”更是堅強黨性、提升自我的重要方法,必須敢于刀刃向內、動真碰硬。要在正身正己中練內功、強修養,把違紀違法典型案例作為“活教材”“清醒劑”,時刻以案為鑒、警鐘長鳴。以“千里之堤,潰于蟻穴”的警醒審視自己的一思一念,不放過任何苗頭性、傾向性問題,以“刮骨療毒”的力度深挖根源,在“紅臉出汗”中實現“排毒強身”。要在開門納諫中知不足、補短板,勤于走出辦公室、甘于放下功利心,深入基層“走親戚”、聽民聲,跳出一時一地局限看問題,在反思中辨是非、在納諫中明得失。多一些聞過則喜的雅量,把群眾的吐槽、抱怨當成改進工作的突破口,對指出的問題虛心接受、舉一反三,將問題消滅在萌芽,不斷校準干事創業的“方向標”。要在主動求變中長才干、踐初心,始終保持虛懷若谷、如饑似渴的學習狀態,主動適應大數據、AI等新技術新應用對工作方式、思維模式的深刻影響,加速知識更新、能力重塑。在服務群眾的一線、攻堅克難的前沿,錘煉過硬作風,于實戰中檢視不足、淬煉本領,真正將“檢身若不及”的自省轉化為擔當作為的實績實效。
“能勝強敵者,先自勝者也。”檢身歸根結底是為了改正不足、解決問題,實現自我革新才是自省的最終目的。正衣冠往往一日一次是難以為繼的,更需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使之融入日常、化為習慣,成為須臾不可放松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。唯有如此,我們才能更好的踐行初心使命,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實干實績,為地方謀發展,為人民謀幸福。